国学导航-儒家文献资料汇编

首页 经部 史部 子部 集部 专题 今人新著

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

 

王畿

 

  〖王畿〗(1498-1583年)字汝中,别号龙溪。明浙江山阴(今浙江绍兴)人。为王守仁之同郡宗人。嘉靖十一年(1532)进士,授南京职方主事,寻以病归。起原官,任南京兵部武选郎中。因感于宦官劣迹,曾荟集古今史料,撰《中鉴录》七卷。后致仕归。在野四十余年,无日不讲学,自两都及吴、楚、闽、越、江、浙,皆有讲舍,并皆以其为宗盟。王畿受业于王守仁。为专心就学王门,他与钱德洪曾两次放弃科举机会,因而“亲炙阳明最久”。当时,四方学人士子向习王学者,往往先由他们辅导,而后卒业于守仁,因此被称为“教授师”。王守仁病卒,他与钱德洪正赴廷试,途中闻耗,道奔丧至广信,迎榇,经纪丧事,庐于墓,服心丧三年,又建天真书院,祀王守仁像于其中,且以馆四方之来学者。畿与王艮同为王门高足,世称“二王”。其学主悟,其论大抵归于“四无”,认为“心”、“意”、“知”、“物”都无善无恶。王畿受禅学影响很大,论说多有引用禅理者,直把“良知”作佛性看。他认为禅与儒“其致一也”,“禅固有同于儒矣”,“儒者之学,渊源有自,固非有所托而逃(弹)也,亦非有所泥而避(禅)也”(《龙溪先生全集》)。他主张“君子之学,以无念为宗”,即禅门“不着一念”之义。“无念”,即“无心”、“不动心”,他强调,以无心而成化,为理学之矢的,千古圣人之学,只是个不动心,学者只是学个不动心,舍不动心之外无学。他还将“禅真”援人其学,特别重视求“真”。在其著述中,“真”字随处可见。唯其一切求“真”,故而对某些概念范畴,每赋以新义。此种态度发展到极点,必然导致对包括封建伦理纲常在内的世俗之见的否定,从而突破王学藩篱。关于格物致知,王畿解“格物”与师说有异。他认为,‘天生蒸民,有物有则’,物是伦物感应之实事,如父子之物有孝慈之则等。伦物感应实事上循天则之自然,则物得其理,良知是天然之则,这便是“格物”。此观点后被李贽推之为“圣代儒宗,人天法眼;白玉无瑕,黄金百炼”(《焚书》)。王畿认为,“良知”本虚本寂、不学不虑,天植灵根,天□灵源,万事万化,皆从此出,而无待于外。致知之功,存于一念之微,虚以适变,堆关典要;寂以通感,不涉及思为。故“良知”最先天,“致良知”是后天奉天时的指诀。“良知”的主宰即所谓“神”,“良知”的流行即所谓“气”,尽此谓之“尽性”,立此谓之“立命”。良知先天而不违,天即是良知;良知后天而奉时,良知即天。故曰:知之一字,众妙之门。“良知”无善无恶,叫作“至善”;良知知善知恶,叫作“真知”。无善恶则无祸福,知善恶则知祸福。无祸福则与天为徒,能通“神明之德”;知祸福则与人为徒,能懂“万物之情”。“了此便是彻上彻下之道”。他提出,“良知”本“无知”,凡是可用知去知、用识去识者,乃知识之知,而非“良知”。但“良知”又本无不知,而闻见之知则不是“良知“。“良知”即是“独知”,“独知”即是“天理”。“独知”之体,无声无臭,无所粘滞拣择,本是彻上彻下。而“独知”便是本体,“慎独”便是工夫。从而充分发挥了王守仁的“良知”学说。王畿还强调“空空”为“道之体”,认为“心唯空,故能辨是非”,“空空即是虚寂,此学脉也”,“寂之一字,千古圣学之宗”(《龙溪先生全集》)。王特别重视和强调“悟”,认为君子之学,贵于得悟;悟门不开,无以征学。人“悟”之途有三:有从言而人者;有从静坐而入者;有从人情事变练习而人者。得于言者谓之“解悟”:得于静坐者谓之“证悟”;得于练习者谓之“彻悟”。“悟”与“迷”相对,不“迷”所以为“悟”。他认为,“见性以人悟”,才为“真知”,“致良知”工夫,原是为未悟者而设,为有欲者而设。所著有《龙溪先生全集》二十卷。王畿为浙中王门学派主要代表人物之一,在王学中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。黄宗羲曰:“象山之后不能无慈湖,文成之后不能无龙溪。慈湖决象山之澜,而先生疏河导源,于文成之学,固多所发明也。(《明儒学案》)

 

 

 

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

 

Powered by www.guoxue123.com © Copyright 2006. All rights reserv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