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学导航-儒家文献资料汇编

首页 经部 史部 子部 集部 专题 今人新著

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

 

杜预

 

  〖杜预〗(222-284年)字元凯,西晋京兆杜陵(今陕西西安东南)人。祖杜畿,在魏任尚书仆射;父杜恕,为幽州刺史。预“博学多闻,明于兴废之道”。娶文帝曹丕之妹高陆公主为妻,官拜尚书郎,并承袭祖爵封乐亭侯。后历官相府参军、镇西长史、度支尚书,镇南大将军,都督荆州诸军事,以灭吴之功,封当阳县侯。卒年六十三岁。他多谋善断,有多方面之长。在度支尚书的任上,曾纠正当时通行的历法,“不应晷度”的缺点,重新编写出《二元乾度历》,受到朝廷的称赞,颁行于世。曾“奏立籍田,建安边,论处军国之要”,“兴常平仓,定谷价,较盐运,制课调”,建议“内以利国,外以救边者五十余条”,均被朝廷采纳。创制连机水碓,利用水力推动几个碓同时舂米。建议征盂津东北的富平津建造河桥,桥成后,司马炎率百官前去祝贺。“欹器”本为古代的-种巧器,是一种陶罐的改形,因汉末长期战乱,已不复存在。杜预以其才识“创意造成”,以此深得晋武帝的称赞。他还提出兴修水利的主张,在水害之后,填淤之田,大种五谷,明中必有收益的看法,几年中,他“损益万机,不可胜数,朝野称美,号曰“杜武库”,意即无所不有,无所不能。在军事思想方面,咸宁四年,(278),武帝以他为镇南大将军期间,主持长江中游军务,使用反间之计,终于撤去吴国西陵守张政职务,换上缺乏战斗经验的刘宪(亦作留宪)。致使吴军将不识兵,兵不识将,为晋军大举伐吴创造有利的条件。他根据当时形势,迅速大举出击,凡所斩及生获吴都督、监军十四,牙门、郡守百二十余人,功勋卓著。在法律思想方面他曾于咸熙元年(246年),,与名儒十四人,制定出晋《新律》,于晋武帝泰始四年(268)颁行全国,称为《泰始律》。他认为,法律是衡量是非曲直的条文,并非探求“理”、“陵”的学术著作。所以法律条文要“文约而例直,听省而禁简”。只有如此,才能做到“易见则人知所避”,不去以身试法。而执法者则能依据律文来进行审判,以期达到抑恶扬善之目的。他还主张要整顿吏治,建立严明赏罚的制度,所以他提出“六年黜陟法”。六年中优秀的要越级提拔,皆差的上奏朝廷免官,“优多劣少”者继续留任,“劣多优少”者降级使用。他的儒家思想及成就方面,他酷好《左传》成癖,虽鞍马之劳,也手不释卷。当时他常说:“济(王济)有马癖,峤(和峤)有钱癖”,晋武帝问他“卿有何癖?”杜预回答说:“臣有《左传》癖。”在灭吴之后,集中精力,作《春秋左氏经传集解》,又参照众家谱第,作《春秋左传释例》、《盟会图》及《春秋长历》等。以阐发经义与考证之功,“备成-家之学”。□自秦火之后,到西汉传左氏的有张苍、贾谊、尹咸、刘歆;东汉有郑玄、贾逵、服虔等人的训诂,然而都是杂取《公羊》、《谷梁》二书来解释《左传》的,多不协体。所以杜预作《左氏集解》,专取左丘明之传,以释孔子之经。实际上是杜预按照《春秋》经文重新编排而成。即使如此,从书中仍可看出有合经者,也有不合经者,还有些内容在《春秋》经文中是根本没有的。所以,“合经”之作,杜预既有继承,也有创新。他的贡献和影响,《春秋正义序》评价说:“杜元凯又为《左氏集解》,专取丘明之传,以释孔氏之经,所谓子应乎母,以胶投漆,虽欲勿合,其可离乎?今校先儒优劣,杜为甲矣”。自此书开始,分经之年与传之年相附,以《春秋》与《左传》合刊为一书,也是《左传》注解流传至今最早的一种。现收入《十三经注疏》中。《春秋释例》十五卷,其释例则援据《春秋》经传,与《集解》为一经一纬,互为表里。原书已佚,今本从《永乐大典》中辑出。清孙星衍撰《校勘记》二卷。《春秋长历》一篇及《盟会图》原书已佚。关于影响方面,当时任秘书监的挚虞曾评论说:“左丘明本为《春秋》作传,而《左传》遂自孤行。《释例》本为《传》设,而所发明何但《左传》,故(疑为“当”)亦孤行”。《四库全书总目提要·经部·春秋类一》中则说:“《春秋》以《左传》为根本,《左传》以杖注为门径。集解又以是书为羽翼,缘是以求笔削之旨,亦可云考古之律梁,穷经之渊薮矣”。后世史家则赞其“振长策而攻取,兼儒风而转战”。

 

 

 

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

 

Powered by www.guoxue123.com © Copyright 2006. All rights reserv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