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学导航-儒家文献资料汇编

首页 经部 史部 子部 集部 专题 今人新著

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

 

陈淳

 

  〖陈淳〗(1159-1223年)字安卿,学者称北溪先生,北宋漳州龙溪北溪(今福建漳州)人。少学举于业,后读《近思录》,遂尽弃其业。绍熙元年(1190),朱熹出守漳州。他“抢十年愿见而不可得之诚”,袖《自警诗》求见,授以“根原”二字。庆光五年(1199),再谒于朱熹,告诫以“下达”之功。长期“居村食贫”,以“训童”为业。嘉定五年(1212),赵汝谠守漳州,招致“处以宾师之位”。后以特奏恩授迪功郎、泉州安溪主簿,未上任而卒。创北溪学派,主要弟子有陈沂、阳昭复、王昭、苏思恭、董必昌、卓琮等。推崇朱熹学说,称朱著《四书》及其《近思录》是“圣贤传心明道之要法,学者造道成器之大端”。他提出“根原论”。强调孝、义、别、友、信等,皆根原于天命,“非人之所强为”。孝为“人道大本”。天之生人,必由父母胞胎而生。其子由其父母所生,是“天所命,自然而然”。故不可空负人子之名,在所当孝。天之生人,独阴不生,独阳亦不成,必须阴阳合德,而后才能产生。夫妇亦是“天所命,自然如此”。乾(天)道生男,坤(地)道生女,乾建而坤顺,夫支配妇,这种不可改变的“分”、“别”,是“天理”。君臣当“义”,兄弟当“友”,朋友当“信”,皆是“天所命”。甚至于衣冠、仪容、饮食、作息、待人接物等社会生活依据的准则,亦皆根原于天命,不是人力所强为。他强调“理”是宇宙的最高主宰。认为“二气流行万古,生生不息”。气的主宰是“理”,“气到这物,便生这物,气到那物,又生那物”。天命就是气化流行。万物生成是气化流行的结果。人类社会的贵贱贤愚也是如此。气之清、气之清浊相半,气之清少浊多,决定人的贤愚,亦即皆由天命所定。还认为,道与理是同一物,然而析分二字,亦有所别。道是从人所通行上立字,理有确然不变之意。即万古通行者为道,万古不变者为理。道是日用间人伦事物所应当行的理,众人所共由的伦理道德。道的根原是天,人的伦理道德是“自然有”的“当行之路”。关于道与器的关系,他剽窃唯物主义的命题,虽亦言道不离器,道不离物,“道是器之理”,但不是客观物质世界与客观规律的关系,而是指封建人伦与封建道德的关系。所谓君臣之义,义为道、君臣是器;父子有亲,亲有道,父子是器。他继承朱熹的性论。认为人本心中生来就有理是性,仁义理智是人性之纲。天所命于人的理有善无恶,人所受以的性从大本上言也有善无恶。但人的气禀不同,使人万殊不齐,有人禀得阳气多则刚烈,有人禀得阴气多则软弱。气禀就是气质之性,大本即天地之性。在认识论上,强调程朱理学的主敬工夫。心是“一身主宰”,“心有体有用”。其体众理,寂然不动;其用应万物,感而遂通。性,就是心之体,是善的。情就是心之用,有善有恶。情从本性发来,是善;情不从本性发来,是感物欲而动,便不善。情的善不善,决定于是否发而中节。当善而善,当恕而恕,当哀而哀,当乐而乐,就是发而中节,符合当然之则,就是善。主敬工夫,就是要心思集中,排除其它趋向,做到“执虚如盈、人虚如有人”,体验内心世界天理。他卫护师门,阐述朱学,排击陆(九渊)学。在朱熹的弟子中,学术地位比较重要。全祖望评其学“沧州诸子,以北溪陈文安公为晚出。其卫师门甚力,多所发明。然亦有操异同之见面失之过者”。(《宋元学案·北溪学案》)。著作有《严陵讲义》、《四书性理守义》、《北溪全集》五十卷。

 

 

 

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

 

Powered by www.guoxue123.com © Copyright 2006. All rights reserved